编者按: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他们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使命,躬耕教坛育新人,矢志奋斗做奉献,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近日,从教育部和自治区传来喜讯,搜狐体育直播_即时比分网¥游戏手机版平台地球科学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谢晓兰教授等6名教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模范教师”称号,为集中宣传展示学校先进集体和模范教师风采,引导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教师以受表彰的先进模范为榜样,在全国第40个教师节之际,特在“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集中刊发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学习他们。
谢晓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本科虚拟仿真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认证负责人、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桂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获得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SCI/EI收录70多篇。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协同计算、分布式计算与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广西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密德萨斯(Middlesex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谢晓兰始终秉承一颗爱心,倾注一腔热忱,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切实抓好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她主动担当,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良好的思想素养、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教职工的尊敬。
谢晓兰老师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从教28年来,她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每年超额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曾担任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7年,计算机教研室主任5年,现为“软件工程”专业带头人,同时担任自治区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虚拟教研室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已通过工程认证),所在学院获批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获得第二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重点示范平台(桂林理工大学大数据创新创业中心),建成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获批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组织《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网络安全技术》等区级一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依托“东软教育科技集团——专业共建与产业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ICT校企人才联盟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推进校内联合实验中心、校企共建校内实习基地和企业培养校外实习基地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近五年来,谢晓兰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包括“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中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大赛等,指导学生共荣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59项。
28年的教学生涯中,谢晓兰老师始终将个人小我融入国之大我,怀揣一份真情,倾注一腔热诚,以德立身、以德治学,对每位学生细心呵护,对每项工作尽心尽责,用坚守和奉献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汗水和付出当好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朱万旭,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西特聘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先进工程材料分会常务理事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以及多个业内大企业技术顾问。研究领域是预应力技术、结构检测及维护加固技术、高性能结构材料,代表性成果有中国天眼反射面支撑索网体系、核电站安全壳专用锚固系统和港珠澳大桥桥墩竖向连接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多次。
朱万旭老师始终站在教育教学一线,以满腔热忱投身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秉持科学研究可以支撑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理念,主动担当本科实验班的班主任,从大一开始点拨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将自己在本领域研究的重大科研成果、前沿知识反哺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鼓励大学生继续考研深造,结合实际工程需求,精心指导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为企事业单位造就实用接地气的科技骨干,2019年1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6月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朱万旭老师二十年如一日专注于重大工程的高性能结构材料研究,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他长期从事高性能预应力锚固体系和工程拉索产品及结构安全监测和加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他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勇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知识,坚持产-教-研-赛的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银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获广西金奖和国家铜奖。
在关键结构材料创新团队建设中,朱万旭老师坚持严以律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作为一名领路人对年轻的科研人员给予全方位的关注和培养,充分发挥劳动者合作共赢的集体主义精神,引领年轻人不断参与重大项目,在团队中形成了爱国敬业的良好氛围。创建了广西智慧结构工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广西工程结构材料智慧化科研成果中试转化基地,组建了关键结构工程材料研究团队,与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单位形成200多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型科研队伍,形成了我国预应力材料行业最强的科研平台。
朱万旭老师开辟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路径。他与国内领先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深耕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本科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将教育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他这种将个人工作成就服务于社会的行为,充分彰显了作为一名劳动者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朱万旭老师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倾注了无限热情和智慧,充分展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与担当,也体现了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厚的劳动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匡小军,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八桂学者、广西优秀教师、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获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匡小军老师从事无机固体化学基础研究,传承和创新固体粉末结构解析方法,阐述固体结构/缺陷与性能关系,发展固体缺陷和物相调控的合成化学。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项目以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重点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他带领无机材料与固体化学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实现学校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Reviews、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的重大突破,为化学和材料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他主编《固体物相与结构分析》一书,综合了固体物相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基于固体物相与结构研究方法,他带领团队为无机药物开发和固体阻燃剂企业的固体产品质量评价、构效关系研究和工艺优化提供技术服务。由于在功能固体结构解析和构效机制研究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匡小军于2022年获得首届“广西科技奖青年杰出贡献奖”。
匡小军老师在固体化学方向上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在西部高校基础研究创新型搜狐体育直播_即时比分网¥游戏手机版平台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研究生培养上,他以自己的求学和海外博士后工作经历来引导研究生树立远大目标,选择具有难度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他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所开展科研工作的背景和目的,从逻辑思维、动手操作、口头表达、书面写作、合作单位研究访问、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方位来培养研究生,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开展科研工作主观上的“驱动者”。通过创新研究,他培养了广西“杰青”等优秀青年教师,多名团队成员2-3年内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长为科研骨干;近70%硕士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多名学生考入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985、211高校,3名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法国奥尔良大学及高温材料所留学,2名研究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各1篇。
耿俊茂,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双进”活动讲师团成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拔尖人才、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广西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广西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主持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要参与获得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多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厅级课题10余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广西社科奖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与时俱进,让坚守捍卫理想信念
耿俊茂老师始终坚持心中有党,保持育人之爱,执着坚守思政事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既注重教书育人,又做到言传身教,既潜心问道,也关注社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始终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主体内需、提高主体内化,大力推进易班、微信、微博等微平台全方位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论阵地,贴近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打造系列精品理论、文化自信栏目,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淡泊名利,坚持以德修己,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学高善教,让仁爱助力责任担当
耿俊茂老师秉承“以仁爱之心关心学生,以责任之心管理学生”的工作理念,关注学生的一切,在平凡中保有责任使命,这份担当源于他对思政课教师岗位的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把责任当作自己价值所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始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思想实际,创新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进行备课、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理论功底、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严谨治学、热心担当,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1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人参与获得201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人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银奖、1人参与获得2020年全区高校思政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4人参与获得2021年度广西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2人在广西日报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
爱为初心,让情怀护航服务拓展
耿俊茂老师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始终执着追求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怀者”。正是这主动追求出色的过程,彰显着崇高追求,于无私中奉献获得学生尊重和认可,让他倍感兴奋,亲近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积极担任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全球生涯规划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所具备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指导经验,他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无私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每年都帮助新生制定新生成长计划,指导每位学生都有一份详细的学业规划书;利用“微课堂五分钟”鼓励同学们上台演讲,加强同学们的交流;开展“我与学长面对面”优秀事迹宣讲活动,开展“我的班级我的团”班风展示大赛,开展“我的未来我做主”班级规划大赛、“个人简历大赛”等,使所带年级充满了向心力。其中2019年担任班主任所带本科生班级考研率超过80%,涌现出一批全区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先进班级和个人。他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和普及工作,作为自治区“双进”活动讲师团成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兼职身份,在舆论引领、理论宣传、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有为,先后参加了党的二十大等多次重要会议精神的宣讲。这些年来,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都曾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不少听众纷纷反馈道:“他的报告大家喜欢听”。
卢智增,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自治区模范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督导专家、“屏风学者”“十佳”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长江学者”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广西首批教育政策与法治研究专家、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专家、广西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桂林市人大智库专家等。曾挂任贺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乡中学到县一中再到大学,从中学二级教师到大学三级教授,从专科学历到博士学位,从一线教师到学院副院长再到广西模范教师——他就是卢智增,一位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擦亮教育名片的人民教师。
在教育的田野上,卢智增老师始终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潜心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跟踪、了解学术研究的热点、重点和前沿问题,坚持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系统开发了教学资料库,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以流动新鲜的知识感染学生,着力培育出拔尖创新人才。他坚持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搜狐体育直播_即时比分网¥游戏手机版平台质量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创造性地把地方治理、生态治理、公司治理理论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课堂体验、经典案例、实习实践等联系起来开展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和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和事业观,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和商科人才,服务八桂大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教学成果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广西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项、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多次获广西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银奖。
在科研领域,卢智增老师始终以科技强国有我的信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由于在农村出生、在农村长大,又曾在农村中学工作,他带领团队发扬“扎根田野、扎根乡村”的学风传统,立足于当代中国地方治理视阈,深入田野乡村,掌握乡村治理、生态治理等学科前沿,形成并确立了“地方治理研究”“生态治理研究”2个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学术成果多次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广西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二等奖、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在人民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的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2项。他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硕士点、博士点建设,紧紧围绕我国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议题,以关注现实土壤、践行中国道路、探索治理实践为核心使命,开展多层次、跨学科教育合作,共同打造智库和学术合作网络,在学科建设、科研育人、决策服务等方面推动了公共管理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科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卢智增老师用他的行动默默践行着“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韦仕强,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获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自治区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自治区级特等奖1项,主持完成的《“一主二翼三结合”模式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带领附属小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1992年,韦仕强老师从中师毕业后就扎根基础教育,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正高级教师,32载从教路,他凭着共产党员的赤诚,不忘初心,挚爱着教育事业,用“新、趣、活、实、美”的教学风格滋养着每一个孩子。
爱岗敬业,争当立德树人“大先生”。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韦仕强老师时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争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他严格遵守?新时代中小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集体,团结同事,讲学习、讲奉献,勤勤恳恳地积极工作,努力争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率先垂范,潜心教研。作为“领头羊”,韦仕强老师带头深入新课程改革,先后主持完成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项、桂林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参与完成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余项,是教育部职业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XXJYZYK-2020-71)的核心成员,参与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并在“智慧职教云”面向全国上线,他负责的“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理论基础”课获评自治区2021年思政示范课程,有二十多篇论文分别在《中国教育报》《光明网》《广西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被聘为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单位“国培”“区培”项目的授课专家,获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广西师范大学)专家指导组成员、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百千计划”特聘专家及理事等。
领衔辐射,立己达人。韦仕强老师是广西文化视角下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七星课堂”教师教育教学研讨和交流展示平台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并作为平台核心成员负责活动策划及组织工作,“七星课堂”自2015年启动以来,知名度、认可度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广西教育》杂志、桂林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广西教育》杂志为“七星课堂”开辟了专栏,用于发表“七星课堂”成果。近年来,“七星课堂”科研团队应邀到全区各地县(区)和小学做文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育报告,推广“七星课堂”成果,中国教师研究网等单位把附属小学的教师在七星课堂展示的优秀课例作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的优质资源,他经常带领教学团队深入区内多个市县(区)、乡镇小学开展“送教下乡”示范课、讲学活动。
守正创新,逐梦前行,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韦仕强老师带领全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提出“1·2·5”工作设想,确立了以“科技+”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树为样板教改项目,带领团队从选题、立项、开题、实践、总结、结题、平台建设、推广等环节,指导教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一主二翼三结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模式,建立了“引-训-赛-育”的赛育体系。近年来,荣获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等40多项荣誉,开发校本科学教材2部、教具20件,获桂林市自制教具比赛一等奖2次,组织师生申请并获得专利22项;100%学生参与竞赛,获得县(区)级以上创新创意类比赛奖项379项,550余人次,平均5名学生中有1人获奖,获奖率桂林第一,广西前十;媒体130多次报道,150多所国内外学校来校交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韦仕强老师在工作中的座右铭。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奋斗在教育一线,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32年前对教育情怀的那份初心,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又卓越的美丽人生乐章。
(一审:陈雅玲;二审:李娟;三审:雷绍湖)
上一条:学校召开2024年机关工作座谈会
下一条:【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地学底色谋发展,永葆初心使命育英才——记搜狐体育直播_即时比分网¥游戏手机版平台“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地球科学学院